文化自信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一项重要的办学特色。辽宁轻工职业学院从自身特定的校情学情出发,充分发掘辽南深厚的地域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进”,努力在思政课这块“责任田”里做好文化自信教育这篇大文章。
首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有机融合。
学院创设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大情境,从新生入学伊始,就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思政课,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引导学生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学生打下鲜明的中国底色。同时,以“国学经典进课堂”创新思政教学,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工程”的教学实践,党委书记带头走上思政课讲台当好“掌舵人”,思政教师集体学习国学经典,并联系实践进行诠释,形成了统一的教学素材,利用课上5分钟开展原汁原味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两年来,学生在思政课上诵读经典、分享学习心得,课下手抄原本、背诵原文,已经蔚然成风,成为思政课独有的一道亮丽风景。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相关重要论述中,大量引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名句,并赋予了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意义。《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成为反映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教材,因此,学院思政课开发了“国学经典进课堂”的“升级版”——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近平用典”,用“平语近人”教导学生为学为人之道。在学院举办思政课学习“习近平用典”学生作品大赛中,两千多名学生用书法、演讲、绘画、微视频等形式,分享了自己学习传统文化的体会,使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美感与意境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家国情怀、做人风骨、做事风格、治学态度、治国理念。
其次,把地方革命文化遗址变为思政课“流动课堂”。
中国近代以来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遍布全国,留下了大量反映革命文化的遗址、遗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长期革命斗争的历程,是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流动课堂”。
大连曾是清末洋务运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发生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关向应同志的家乡和青年时期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丰富。为充分利用大连地区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学院建立了关向应纪念馆、金州博物馆、旅顺日俄监狱和万忠墓四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现场教学、基地和学校互派学生志愿者和兼职讲解员、线上参观等形式,把大连历史文化引入思政课,有效提升思政课的地气和人气,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使革命故事真正从历史深处走入学生现实生活,使思政课政治导向亮起来、教学内容红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同时,学院还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以思政课主渠道,找准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引导学生在历史回望中,把握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辛历程,把屈辱近现代史料转化为激发学生爱国情怀的精神力量。
再其次,在传承革命精神中积聚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如何防范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传承断裂的风险,是新时代学校人才培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学院着力将革命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实现革命精神与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和认知体系的融合,引导学生在地方历史文化教育中探寻中国梦的历史起源与逻辑起点。实践教学中,学院采用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将百年前成为日俄两个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大连历史,与如今作为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第一艘自主制造的航母“山东号”母港的现实进行对比,真实感受国家的强大,激发作为中国人的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
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战略要求,是思政课面对新时代要求而不断创新发展的需要。在辽宁轻工职业学院的思政教学改革中,从文化自信高度创新教学,充分运用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实践基地等现代资源,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思政课的真正融合,探索出新时代具有高职特色的思政课教育新模式,引导学生在文化自信教育中坚定“四个自信”,感受使命担当。
(作者系辽宁轻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20年9月15日第11版
|